全国咨询热线
栏目分类
行业新闻
+86 0736-7783999
最近看到这样一则故事:一位物理学家致力于一项研究,因收效甚微便多番转换领域,碌碌一生,一事无成,曾经同一实验室的同事选择继续深耕,最终斩获多个奖项。
法国作家罗曼·罗兰曾说过: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,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。的确,浅井挖起来容易,但是容易干涸;深井需要投入更多精力,涌出的却是源源不断的甘泉。
时代呼唤“凿深井”型人才。过去,哪个领域都懂一些,哪个部门都能干得来,“万金油”型人才深受青睐。而今,各项工作专业化、精细化要求越来越高。身处于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,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业态、新事物,转瞬即逝的新趋势、新机遇,只有立足岗位专凿深井,磨砺真本领,收获真才干,才能成就不凡事业。
“深井”之“深”在于困难多、风险大,却也意味着成功几率大。“世之奇伟、瑰怪、非常之观,常在于险远,而人之所罕至焉,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,”王安石在游褒禅山时的一番感悟阐明的也是同样的道理。没有不畏险阻的勇气,就没有青藏铁路“天堑”变通途带来的便利;没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决心,科技强国只是纸上谈兵。事实证明,越是直面最难的地方,艰辛地去拼搏,越能体现奋斗的价值和意义,也越能带来成长。
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,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。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硬骨头、重担子、烫手山芋,这就需要“凿深井”精神。这种精神既是“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”的恒心,也是“逢山开路、遇水架桥”的非凡勇气。高质量发展的航船云帆高张,只有中流击水奋楫前行、闯关夺隘迎难而上,才能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,让梦想渐行渐近。